首页 新能源 卡车 客车 专用车 品牌 技术

福田康明斯发布“未来工位”,AI+制造正重构灯塔工厂细胞单元

2025-10-15 11:01:05 阅读量:3301 来源:中国卡车网

2025年10月13日,一场关于制造业未来的发布会正在位于北京的福田康明斯工厂内举行。工厂内部没有绚丽的灯光,取而代之的是机器人精准的拧紧动作、激光无声的引导取料,以及虚拟世界中与物理工位完全同步的数字孪生体。本届技术节不仅集中展示了AI与制造业深度融合的最新成果,更重磅发布了福康“未来工位”,在全球制造业迈向智能化、数字化、绿色化转型的关键节点,为制造业破解效率瓶颈、劳动力转型、柔性化生产等痛点提供可落地、可复制的解决方案。福田康明斯

福田康明斯用实际行动,发出旗帜鲜明的宣言:在人工智能与具身智能技术澎湃发展的今天,“AI+制造”已彻底告别概念阶段,正以“工位”这一制造业最基本的细胞单元为起点,重构整个生产体系的基因。福田康明斯

把握行业趋势:AI+制造

成为生态重构核心引擎

在当前全球制造业正迈向“智能化、数字化、绿色化”背景下,人工智能已不再是锦上添花的辅助工具,而是驱动产业跃迁的核心引擎。福田康明斯

福田康明斯总经理陈剑指出本届制造技术节主题“智启新元,全链共济”的核心,正是认识到智能制造并非孤立的技术升级,而是生态的重构,是价值链的融合与发展模式的深刻转型。福田康明斯

中国设备管理协会汽车智能制造分会会长孙大淼在开幕致辞中精准地指出了这一转变的本质:“今天的数字化转型,正从工具性赋能向系统性重塑发展。它不再仅仅是优化现有的业务流程,而是要从根本上重构生产关系和价值创造方式。”这表明,智能制造趋势已发生深刻变革,不再追求单一技术创新,而是以AI、大数据构建智能制造新生态。福田康明斯

机械工业仪器仪表综合技术经济研究所所长欧阳劲松从标准与范式演进的角度,给出了更深刻的阐释:“智能制造是通过集成化和智能化的技术手段,实现自感知、自学习、自决策、自执行、自适应的新型生产方式。”他表明,AI+制造不是单一的技术升级,而是企业形态和产业模式的根本性转变,未来的制造模式将是跨地域、无边界的价值网络。

AI+制造落地实践:未来工位

正重构灯塔工厂智造模式

面临效率瓶颈、劳动力结构转型和柔性生产需求提升的背景下,福田康明斯推出的“未来工位”并非简单的技术升级,而是对传统生产模式的根本性重构。福田康明斯

什么是“未来工位”?

它不是一个孤立的自动化岛,也不是一堆高科技设备的简单堆砌。

福田康明斯工厂厂长郑钦珂在发布时一针见血地指出:“未来工位是一个平台,更是一种理念。”这一定位至关重要,它揭示了未来工位的本质——一个开放、集成、可演进的智能作业系统。福田康明斯

这个“以人为核心”的智能作业单元,集成了视觉拧紧定位、激光取料引导、智能防错系统LOTO门锁、安全区域扫描、人形机器人分拣、机器狗巡检以及虚拟调试系统等十三个核心模块,构建了“数据驱动—柔性配置—人机协同—质量内置”的完整闭环。福田康明斯

这一智能作业系统的价值在于其内在的运行逻辑:以人为核心,基于自动化、工业互联网与AI的人机协同智能作业单元。

福田康明斯这一深刻实践,揭示了制造逻辑的深刻变革:

第一,从“人适应机器”到“机器赋能人”。工人不再是生产线上重复执行单一动作的“螺丝钉”,而是被AI和自动化技术从繁重、重复的劳动中解放出来,转型为处理异常、进行优化和知识创新的“知识型操作者”。郑钦珂强调:“人是推动整个智能制造发展最核心的问题,我们要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福田康明斯

第二,从“固定产线”到“可重构单元”。面对“多品种、小批量”的市场趋势,传统刚性产线步履维艰。未来工位通过模块化设计和软件定义,实现了高度的柔性化,能够快速响应生产任务的切换。福田康明斯

北汽福田副总裁朱油福在展望“少人化、无人化”时描述的“AI调度AGV、无人机形成精准高效的移动仓储”、“3D视觉实现自适应抓取装配”等场景,正是这种柔性的体现。

第三,从“事后检验”到“质量内置”。质量不再是最后一道关口的抽检,而是通过视觉检测、拧紧数据实时监控、预测性维护等手段,被融入到每一个制造环节中,从源头上追求“零缺陷”。

深刻洞察前瞻部署:AI+制造

探索实践为行业提供样本

在“AI x Data = Future”的全球共识下,福田康明斯“AI+制造”已经从概念验证走向规模化应用,通过“基础层-业务层-技术层-平台层-应用层”的五层架构,将AI深度融入制造全链路,形成可感知、可落地的生动实践。这背后是深刻的行业洞察与清晰的战略定力。福田康明斯

康明斯发动机事业部中国合资企业运营及中国区制造总监白源点明了福康的基因:始终行走在技术投资的前列。他赞赏福康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制造的未来植根于智能二字,其成果不仅提升了自身的效率和产品品质,也为整个行业在智能制造方面的探索提供了样本,为康明斯全球智能制造版图贡献了宝贵财富。

内生驱动力,是福田康明斯AI+制造探索的重要引擎。在福田康明斯灯塔工厂内,AI视觉机器人通过3D视觉系统实现毫米级精度的装配作业;AGV智能物流系统与自动化立体仓库深度集成,构建柔性化的物料配送体系;AI 驱动的“设备预测性维护”能够提前预警设备故障。

这些实践并非孤立存在——依托福康“智算平台”与“智能体开发平台”,形成“数据 - 算法 - 应用”的闭环,为灯塔工厂AI+制造实践打造坚实的“技术底座”。

涟漪式影响行业升级:

推动制造业智能化转型

“未来工位”的价值已延伸至全产业链:对工人而言,人机协同实现从体力劳动到知识型操作的转型;对工厂运营而言,效率提升25%、能耗降低5%,通过预测性维护与虚拟调试缩短新品周期;对行业而言,其模块化单元模型为离散制造业提供从单点突破到系统集成的可行路径。
福田康明斯

展望未来,福田康明斯将以“场景共创与生态共建”模式,联合产业链伙伴推动AI技术从工位向产线、工厂乃至产业的规模化延伸。郑钦珂强调,福康将以业务需求为导向,开放场景与技术伙伴协同创新;欧阳劲松则指出,AI技术需与工业需求、工艺知识深度结合,避免脱离实际应用的“空中楼阁”。
福田康明斯

北汽福田副总裁、宣传部长兼福田康明斯党委书记孟凡义书记的展望则勾勒出未来的蓝图:“我们期待把AI+制造从一个工位,扩展到一条产线、一座工厂,乃至整个产业。”

此次发布的“未来工位”不仅是智能制造的微观实践,更标志着AI从云端走向车间、从通用模型走向垂直场景的产业变革,为制造业智能化升级提供了“可落地、可复制、可共赢”的范本。在“智启新元,全链共济”的旗帜下,福田康明斯将与产业链伙伴携手,探索制造业智能化升级新路径,未来工位,正是那盏照亮前行道路的灯塔。

咨询购车
提交
精彩推荐
首页
视频
车型
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