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贸易战,对新能源汽车有影响吗?
2025-04-10 10:29:51 阅读量:4982 来源:新能源汽车网

自2018年起,中美贸易争端持续升级,关税的调整、政策的变动,都使得新能源汽车产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与机遇。
美国东部时间4月8日,美方将此前宣布的对中国输美产品加征34%所谓“对等关税”进一步提高50%至84%。对此,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发布公告:自4月10日12时01分起,原产于美国的所有进口商品的加征关税税率由34%提高至84%。
在全球经济紧密交织的当下,中美贸易战的爆发犹如投入平静湖面的巨石,激起层层涟漪,其影响广泛而深远,新能源汽车行业自然也难以置身事外。那么,这场贸易战究竟对新能源汽车行业会产生怎样的影响呢?
一、新能源汽车行业在贸易战下的结构性机会
(一)技术优势凸显,巩固全球竞争力
尽管面临贸易战的压力,但中国新能源车企在技术创新方面的成果却在这一背景下愈发凸显其价值,例如比亚迪凭借“兆瓦闪充”和“天神之眼”高阶智驾系统等创新技术,在电动汽车领域形成了显著优势。
美国关税政策虽然限制了中国新能源汽车进入美国市场,但也使得其他国家和地区更加关注中国新能源汽车的技术实力。在新兴市场,如东南亚、中东、拉美等地,对新能源汽车的需求正处于快速增长阶段,中国新能源汽车凭借其先进的技术和相对合理的价格,受到了这些市场的欢迎。
2024年,中国新能源汽车出口量达129万辆,同比增长24.3%,其中“一带一路”国家占比超70%。中国新能源汽车在技术上的领先地位,为其在全球市场的拓展提供了有力支撑,巩固了其全球竞争力。
(二)西方车企转型受阻,提供发展窗口期
中美贸易战推高了欧美传统车企的供应链成本,延缓了它们的电动化转型进程。德国大众、宝马等车企因关税问题损失了数十亿欧元市值,在电动化转型的道路上步伐放缓。
而中国车企则凭借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多年的技术积累和成本控制优势,能够更加从容地推进电动化战略。在全球市场加速向新能源转型的大趋势下,中国车企利用这一窗口期,加速抢占全球市场份额。例如,中国的一些新能源车企通过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合作,建立生产基地和销售网络,不断扩大自身在国际市场的影响力,推动了全球电动化进程的主导权向中国转移。
二、贸易战促使新能源汽车行业长期变革
(一)全球供应链重构,加速区域布局
美国关税政策加剧了全球供应链的区域化分割,促使新能源汽车企业加快全球供应链的重构。为了规避关税壁垒,中国新能源企业纷纷加快在东南亚、墨西哥等第三国布局产能。
其中,比亚迪已计划在泰国建立海外生产基地,通过本地化生产,降低生产成本,减少关税对产品价格的影响,提高产品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这种全球供应链的重构,不仅是企业应对贸易战的短期策略,更是行业长期发展的必然趋势。企业需要在全球范围内优化资源配置,建立更加稳定、高效的供应链体系,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国际贸易环境。
(二)政策反制与多边合作,降低市场依赖
面对美国的贸易政策,中国明确表示将采取反制措施,并积极推动多边合作,以降低对单一市场的依赖。通过推动RCEP(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等机制的实施,中国加强了与周边国家的经济合作,拓展了新能源汽车的市场空间。
中国还加大了对新能源技术出口和标准制定的投入,试图在全球新能源汽车领域掌握更多的话语权。通过参与国际标准的制定,中国新能源汽车企业能够更好地将产品推向国际市场,减少因标准差异而带来的贸易障碍。政策的调整和多边合作的推进,为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的长期发展创造了更加有利的外部环境。
三、贸易战下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的分化
(一)电池与核心材料企业受益
在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中,电池与核心材料企业受贸易战的直接影响较小,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受益。中国在动力电池领域占据全球60%以上市场份额,宁德时代、比亚迪等企业在电池技术和生产规模上具有明显优势。
由于欧美本土供应链成本高企,这些企业反而获得了更多的技术输出机会。宁德时代与多家国际车企建立了合作关系,为其提供先进的动力电池,进一步巩固了其在全球电池市场的地位。贸易战虽然带来了行业的不确定性,但也促使国际市场更加依赖中国的电池和核心材料供应,为相关企业的发展提供了机遇。
(二)中游制造承压,加速市场转向
依赖美国市场的中游制造企业,如电机、电控系统供应商,在贸易战中面临订单缩减的困境。这些企业不得不加速转向国内或新兴市场客户,以寻求新的发展机会。
为了适应市场的变化,企业需要加大研发投入,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和质量,满足国内和新兴市场客户的需求。一些企业通过与国内新能源车企的合作,共同开发新产品,实现了市场的平稳过渡。但在这个过程中,企业也面临着技术升级、市场开拓等多方面的挑战,需要不断调整自身的发展战略,以在贸易战的压力下生存和发展。
四、中美贸易战对新能源汽车行业的直接冲击
(一)出口受阻,市场份额受限
美国对中国新能源汽车加征高额关税,成为中国新能源汽车出口美国的巨大阻碍。2024年5月,美国将中国电动汽车关税从25%提高至100%,这一举措直接抬高了中国新能源汽车进入美国市场的成本,严重削弱了其价格竞争力 ,使得中国新能源汽车在美国市场的份额微乎其微,中国自主品牌在美国的规模化出口几乎被封锁。
中国新能源汽车出口量虽在全球市场呈现增长态势,但美国市场的大门却因关税而紧闭。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对美汽车出口仅占中国总出口量的1.8%,市场份额不足0.6%。以比亚迪为例,尽管其在新能源汽车技术领域取得了诸多突破,拥有“兆瓦闪充”等先进技术,但面对美国高额关税,其进入美国市场的计划也不得不搁置,难以在这个全球重要的汽车消费市场中占据一席之地。
(二)零部件出口压力增大
中国是全球汽车零部件供应链的重要参与者,2024年对美零部件出口额达101.1亿美元。中美贸易战中,新增的关税使得美国车企开始调整供应链,减少对中国零部件的依赖,这对中国相关零部件企业形成了巨大压力。
电机、电控系统等零部件供应商,原本依赖美国市场的订单,如今订单量大幅缩减。美国车企为了降低成本,开始寻求其他国家或地区的零部件供应商,这使得中国零部件企业不得不面临产能过剩、利润下滑的困境。一些企业为了维持生存,不得不加速转向国内或新兴市场客户,但市场的转移并非一蹴而就,在这个过程中,企业需要投入大量的资源进行市场开拓和客户维护。
中美贸易战对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影响是复杂而多面的。它既带来了出口受阻、零部件出口压力增大等冲击,也为行业提供了技术优势凸显、西方车企转型受阻等结构性机会,同时促使行业在全球供应链重构、政策反制与多边合作等方面进行长期变革,催化了产业链不同环节的分化进阶。
对于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而言,贸易战既是挑战,也是加速转型升级的契机。在未来的发展中,新能源汽车企业需要不断加强技术创新,优化全球供应链布局,积极参与多边合作,以应对贸易战带来的不确定性,实现可持续发展。
售价26.98万起,陆地游艇昊铂HL正式上市
3496阅读 2025-04-12
将于2025上海车展开启预售 别克GL8陆尚正式亮相
1134阅读 2025-04-12
定位高性能纯电动SUV 凯迪拉克LYRIQ-V将在上海车展亮相
1078阅读 2025-04-12
将在上海车展首发亮相 MG发布CyberX“方盒子”SUV预告图
1226阅读 2025-04-12
开沃集团创维2025全品类客户大会:科技赋能,共绘智行蓝图
3580阅读 2025-04-11
哪吒汽车闪耀泰国车展,1219笔订单助力海外征程
3272阅读 2025-04-11
将于2025上海车展首发 马自达EZ-60官图发布
3461阅读 2025-04-11
众进向新!大众集团将携7款新能源车型亮相2025上海车展
3037阅读 2025-04-11
孟子义助阵!2025款五菱缤果4月19日郑州缤纷上市
3594阅读 2025-04-11
长安马自达MAZDA EZ-60初露真容
3369阅读 2025-04-11
长安汽车与腾讯在重庆签署深化智能化合作协议
3450阅读 2025-04-11
降维打击!零跑B10把600km续航拖入11万级“战场”
3650阅读 2025-04-10
中美贸易战,对新能源汽车有影响吗?
4982阅读 2025-04-10
奇瑞“混动之夜” 开启全球混动技术新篇章
4577阅读 2025-04-10